UedBet体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17年第1期 > 市政府文件
索引号: 组配分类: 市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UedBet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UedBet体育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9-01-16

UedBet体育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16 14:59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3543次
【字体大小:


——2017年2月 日在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市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法制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指导下,牢固坚持绿色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法强化收入征管,不断增强财政调控职能,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着力做好“三保”工作和推动重点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99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比增加3271万元、增长6.7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5824万元,完成预算的105.62%,同比增加1539万元、增长4.49%;非税收入完成16166万元,完成预算的89.97%,同比增加1732万元、增长12%。加上上划中央、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税收收入,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16960万元,完成预算的106.52%,同比增加11806万元、增长11.2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3399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02%,同比增加476万元、增长0.14%。

汇总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99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610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35099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79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8万元,与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399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9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22566万元相抵后,待偿债置换债券结余114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年终滚存结余5217万元,其中新增债券用于古营河(塔尔气)至柴河公路新建项目3674万元、专项结转下年支出154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195万元,完成预算的22.99%,同比减少43159万元、下降82.4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7301万元,同比减少43752万元、下降85.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2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8.34%,同比减少61735万元、下降83.49%。

汇总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1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6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09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007万元,与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220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42万元相抵后,政府性基金年终滚存结余711万元,其中专项结转下年支出71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2578万元,包括各项保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6677万元,用于保险待遇支出和转移支出等。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收支结余590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585万元。

上述各类收支数据,待呼伦贝尔市财政局批复决算后,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2016年主要工作及预算执行效果   

1、资金筹措争取力度加大。一是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全年向上争取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项目、现代肉羊项目、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资金5787万元;密切配合相关部门,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11.2亿元,有效增加对全市各项事业的资金投入。二是扎实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一方面妥善安排置换债务项目,上报置换金额13.16亿元,经争取上级已批准置换债券13.02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偿债压力;争取新增债券6032万元,用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同时按要求规范使用置换债券资金。另一方面对政府债务实行动态监管,上级下达债务余额限额21.02亿元,债务管理系统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亿元。

2、基本保障职能充分发挥。一是确保基本支出。对年初预算安排的保基本、保运转、保稳定支出,做到了足额保障、按月拨付、及时准确;人员工资已按新标准执行(全年新增工资总额8100万元,“五险一金”增加3807万元),医疗保险实现按月拨付,住房公积金实现按季度拨付。二是促进社会保障和就业。不断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5384万元,同比增加675万元、增长4.59%,拨付资金1619万元支持就业工作开展。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年教育支出42264万元,同比增加2821万元、增长7.15%。统筹资金6581万元,支持中蒙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出12566万元,同比增加1317万元、增长11.71%。统筹资金6797万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3、城乡统筹发展有力推动。一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资金5272万元推进新区道路、市政设施和党政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安排资金11296万元推进民用机场项目建设,年底机场已投入运营。二是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有效整合、拨付资金3.46亿元,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项目预算资金5000万元,总投资11260万元,扎实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36个,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三是支持农业转型升级。统筹资金10751万元支持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安排4241万元支持农田水利建设;认真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43项涉农补贴资金8.66亿元,同比增加3.98亿元,惠及66.2万人次。

4、融资工作创新取得实效。一是加大融资工作力度。2016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借助呼伦贝尔市平台设立基金等方式,成功融资17.85亿元,其中,到位资金11.1亿元,分别是农行第二水源地工程0.8亿元、建行改善人居环境项目4亿元、邮储银行街巷硬化项目5.2亿元,新区新建道路0.5亿元,清洁能源0.6亿元;按需求陆续到位6.75亿元,分别是人居环境改善项目2亿元、林区镇容镇貌改造2.25亿元、丰汇公司融资租赁2亿元、新区新建道路0.5亿元。二是积极推动PPP模式。上报呼伦贝尔市滚动项目库17个项目,总投资32.52亿元,其中12个项目录入到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总投资21.98亿元;目前,正在推进河西新区道路工程PPP项目。三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与北京欣正基金公司合作并签订协议,我市投入产业引导基金1亿元,组建5亿元规模新能源及基础设施产业基金,拉动25亿元的产业投资,实现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放大效应。

5、财政重点改革步伐稳步加快。一是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全市总预算公开内容在上年公开四本预算的基础上,增加公开了年初人大报告、预下达转移支付情况、政府债务情况说明等内容;全市汇总91家单位部门预决算及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按功能分类公开细化到项级科目,并按经济分类进行了公开,将财政预决算工作全面、及时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市203个预算单位全部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年共办理支付业务30982笔,支付金额28.13亿元,直接支付比例达到95.05%,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三是大力推进公务卡改革。继续加强公务卡制度改革工作宣传,全年办理公务卡2326张,报销金额29.6万元,同比增长169.09%。四是积极压缩财政暂付款。对财政的对外借款,通过催收还款、补列预算等方式有针对性的整改,全年清理回收暂付款7284.8万元,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

6、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明显提高。一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市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组建完成,500万元以下建设工程项目、60万元以下货物类和40万以下服务类政府采购项目已全部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全年完成采购金额23551.76万元,节约资金2693.04万元,节约率10.26%。二是监督检查职能得到有效发挥。2016年,对全市51家预算单位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查出财务违法、违规、违纪金额3067.7万元,纠正违规违纪金额2831万元,调整账务236.7万元。三是财政投资评审成果显著。2016年,完成评审项目340个,报审额17606万元,核减额5148万元,核减率为29%。其中:评审工程结算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4个,报审额4515万元,核减额1137万元,核减率为25.18%;评审2015年“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242个,报审额12563万元,核减额3851万元,核减率为30.65%;评审工程类招标项目4个,报审额528万元,经过工程招标控制价,核减160万元,核减率为30.30%。

7、国有资产管理更趋规范。一是严格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指定专门评估机构,实行双重委托,采取评估最高价作为拍卖底价,全年共委托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处置房产3宗、车辆1宗、国有股权转让1宗,目前已成交4宗,收益已上缴国库。二是开展资产清查。启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清查单位189家。通过清查,我市国有资产为362,213.21万元,负债为120,102.09万元;盘盈资产49,953.65万元,盘亏资产6,029.86万元,待核销应付款项2,412万元。三是整合资源资产。将排水公司、新城供热公司和国有土地、林地等国有资产57.95亿元整合装入城投公司,将全市账面价值近14亿元的教育、卫生系统、部分党政部门办公用房等资产进行清理,待统一评估后装入城投资产。四是加强产权管理。完成对南木、柴河林业医院、柴河林业电视台的资产接收。建立了报表、重大事项报备和企业增减资本审核等制度,全面掌握国有企业产权变动情况,共登记国有出资企业25家,资产总额约92亿元,负债总额约2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约70亿元。

各位代表,2016年财政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法制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指导的结果,是上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协同配合、奋发拼搏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财政工作仍存在短板和不足,突出表现在:随着税制改革和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财政收入难以快速增长;财政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支出绩效有待提高,财政收支矛盾日趋尖锐;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债务风险有所累积等。我们将正视这些问题,持续深化改革、强化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预算草案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2017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及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新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发挥引导放大作用,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支持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运行风险,为全市绿色崛起、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综合考虑各种收支增减因素,2017年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55889

万元,比2016年实际完成数增加3899万元、增长7.5%。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和上级财政已明确的补助数额,2017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财力安排203991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同口径增加7522万元、增长3.8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889万元,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85319万元,预下达专项补助57201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114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3万元,上年结转结余5217万元,减上解支出8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1400万元。按照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共安排203991万元。

1、按功能分类划分,主要安排: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136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减少217万元、下降1.41%。主要用于保障党政机关、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及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下同)。

——国防和公共安全支出5855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减少2537万元、下降30.23%。主要用于公安司法(检法两院已上划)业务支出,按照国家政策安排国防和消防、森警补贴经费等。

——教育支出35395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减少969万元、下降2.66%,减少原因是上级转移支付暂未下达。主要用于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

——科学技术支出2789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44万元、增长1.6%。用于科技进步投入、企业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科学技术普及和农牧民科技增收经费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41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991万元、增长33.59%。主要用于文化产业风情街等项目建设、十四届冬运会启动资金、博物馆和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767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减少1319万元、下降1.8%。主要用于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城镇“三无”人员生活救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高龄老人津贴、义务兵优待补助、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创业等。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6427万元, 比上年年初

预算减少166万元、下降0.62%。主要用于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计划生育事业奖励政策、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监管等。

——节能环保支出732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82万元、增长12.62%。主要用于垃圾处理费补助等。

——城乡社区支出9918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2073万元、增长26.42%。主要用于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规划与管理以及创建花城、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等。

——农林水支出19940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5209万元、增加35.36%。主要用于落实扶贫攻坚、一事一议和美丽乡村项目、对村级补助、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级任职补助等。

——交通运输、资源勘探信息、商业服务业、国土海洋气象、住房保障、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645万元, 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4873万元、增长102.12%。主要用于农村道路建设、临空产业园启动、机场运营补助、旅游规划与宣传、支持工业发展等。

——预备费安排212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124万元。

——债务付息支出322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减少2676万元、下降89.26%。主要用于偿还本年地方政府债券利息。

2、按经济分类划分,主要安排:

工资福利支出7264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821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2556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4960万元,债务利息支出322万元,基本建设支出7025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0819万元,其他支出(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3744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7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28000万元,同比减少120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711万元, 基金收入财力合计28711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2871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我市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不需要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2080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14757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收支结余605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466万元。

三、完成2017年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一)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坚持加强收支两方面管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进一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一是加强财政收入征管。一方面加强税收管理。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改革方向,认真分析财税收入形势,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另一方面强化非税管理。强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分类施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确定各单位年初收入任务,从严杜绝随意减免政府非税收入,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二是加强支出管理。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先保证工资正常发放和各职能部门履行事权的必要支出,安排扶贫项目地方配套、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等项目建设前期费,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开展,同时保障社保、科教、农业等民生投入,利用各部门统一进入行政中心办公的实际情况,实行水、电、取暖费等运转经费统一管理,压缩各部门经费保障标准,减少“三公经费”支出规模,确保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职能,提高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二)全力支持经济稳定发展。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企业和园区的扶持力度,支持壮大实体经济。一是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与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协作配合,抢抓机遇,全力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同时通过融资和超调资金等方式筹资4.08亿元(其中:2016年融资筹集“十个全覆盖”工程结余资金1.2亿元、自来水融资租赁项目1.88亿元、呼伦贝尔市财政超调资金1亿元),统筹安排住房公积金、债务偿还、棚改配套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重大事项支出准备金3.08亿元,用于产业引导基金1亿元,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积极运用财政贴息、奖励等优惠政策,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支持阜丰生物、国森矿业等支柱产业升级发展,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支持现代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健康、养老、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扩大有效需求。三是加大园区平台建设投入。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平台建设,提升园区整体服务功能,争取一定数量的为我市经济发展能够带来较大拉动作用、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税收增长的项目落地,做大园区经济效益总量,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资源节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培植优质税源。

(三)加快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继续支持实施好民生工程,妥善处理好民生诉求与财力许可的关系,渐进提高保障水平。一是落实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优抚对象、高龄补贴等困难群体补助标准政策,合理有效地提升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撑能力;支持促进残疾人各项事业的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享有社会资源和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支持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合理保障教育经费,着力打造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融资和筹集部分资金归还占用教育专项,同时加大为教育融资投资力度,推动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建立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继续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继续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四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落实政法维稳经费保障,支持旅游文化示范工程建设和宣传促销活动,支持文体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支持创业培训等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四)推动三农事业快速发展。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一是推进实施农业项目。实施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改善薄弱乡村基础设施面貌和人居环境,推动村级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投资2841万元(包括中央投资1000万元)推进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肉羊产业项目,在四个乡镇五个村建设8个高标准肉羊育肥小区,年存栏1.87万只羊,年出栏育肥羊2.62万只,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带动效应。二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强化财政综合扶贫投入体系,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安排扶贫配套资金6300万元,同比增加2600万元、增长70.27%,落实好产业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政策措施,促进各项资金优先向贫困人口倾斜;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精准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支持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争取土地治理项目2个,总投资7650万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争取粮油、畜禽财政补助项目5个,计划财政投资600万元,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增强服务农村能力。进一步健全村居组织人员和机构运转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提高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完善“一卡通”发放补贴流程,及时足额兑现农资综合直补、玉米生产者补贴、大豆补贴等各类惠农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五)扎实推进金融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与国开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争取资金支持,保障航空产业园、棚改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发挥产业资金放大作用。积极推进产业基金项目,拉动引导25亿元的产业资金规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三是争取企业债券发行。整合资产壮大城投公司,上划并入呼伦贝尔市城投集团,并以此为契机,争取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四是推进PPP项目。2017年,围绕绿色崛起、新型城镇化和壮大旅游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河西新区新建道路工程、历史文化名街、月亮小镇和养老养生等PPP项目。五是发挥助保贷资金作用。充分发挥好经信局1550万元、扶贫办2000万元、农牧业局1200万元助保贷资金和就业局贷款贴息资金的引导作用,全力推动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六是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积极开展相关整治和清理工作,促进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健康发展,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六)着力提升财政理财水平。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等各项改革。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将有限的财力更好地满足公共需要。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体系。在目前市区101家预算单位已办理、覆盖率80%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公务卡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务经费支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规范公务交通费用管理。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审批拨付程序,严格审核专项资金使用项目的合同、招投标手续和发票等原始要件,在要件齐全、合规的条件下,按照项目施工进度采取直接支付方式拨付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不形成新的挤占挪用。三是防范债务风险。统筹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债务限额空间与债务风险程度,合理确定债务规模、结构和来源,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工作。防范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对各类政府债务的有效监控,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偿还工作。四是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围绕落实重大财税政策和民生领域重点专项资金,扩大覆盖范围,创新监督方式,加大督查力度,提升监督质量,注重监督检查结果运用,切实维护财经秩序。

各位代表,2017年全市财政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艰巨,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使财政管理在分配上更加科学、在执行上更加高效、在监管上更加严谨、在资金使用上更有绩效,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