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Bet体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19年第4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组配分类: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发布机构: UedBet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UedBet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UedBet体育2019年政务服务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9-09-02

UedBet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UedBet体育2019年政务服务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9-02 03:36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3569次
【字体大小:

扎政办字〔201937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驻扎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UedBet体育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9819

 

UedBet体育2019年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关于政务服务和UedBet体育工作的系列部署,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UedBet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要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难点,以加快审批、联通数据、完善监管、优化服务为重点,以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不断提升UedBet体育工作质量,全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夯实发展软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1.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依法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对权责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权责清单内容。按照国家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统一标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公布并及时调整。(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全面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一是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二是面向个人事项就近办,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三是推动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3.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全面清理规范涉及行政审批的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4.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牵头单位: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5.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新要求,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组织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消除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严格落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6号),赋予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发包自主权。(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6.创新投资审批改革方式。进一步细化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的支撑要件,推动形成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的工作格局,大幅压缩投资项目落地时间。积极推进国家鼓励类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工作机制,对无新增用地零土地技改项目推行承诺备案制。将零土地技改项目按纯厂房建设项目、纯设备技改项目、厂房建设和设备技改混合项目分类,将各环节全链条所涉及到的各个政府部门审批相关要求、标准逐一列出,制定一次性承诺事项告知单,企业承诺后政府部门不再审批,由事前审批制改为事中监管、事后验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7.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完善市本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厘清监管责任、明确监管措施、统一监管标准,并将清单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8.坚持公正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度,实现对市场主体各项检查事项全覆盖,确保监管公平公正。完善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提高随机抽查覆盖率,增加高风险企业抽查概率和频次,加强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科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整合市场监管相关数据资源,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大数据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并纳入诚信体系。(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9.加强市场行为监管。严肃查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广播电视、通信、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企业存在的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损害竞争秩序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着重整治限制交易、滥收费用、搭售、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违法行为,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0.加强信用监管。全面推进双告知”“双公示等制度,加大各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力度,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其他监管部门开放数据,并与政府审批服务、监管处罚等工作有效衔接,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建立完善各行业红黑名单制度,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信用承诺、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制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1.推进综合监管。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牧、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推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整合基层执法力量,深化乡镇和街道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监管执法能力。(牵头单位:市委编办;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2.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认真开展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自查,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清理废除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坚决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牵头单位: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3.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按照国家部署,在2019年年底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使企业更便捷拿到营业执照并尽快正常运营,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现象。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稳步推进改革,杜绝暗箱操作,让企业和群众明明白白办事。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对符合整合要求的涉企证照事项,按照动态调整的原则纳入多证合一改革范围。(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4.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注销时间。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对企业工商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会保险登记全流程优化,适时推行将银行开户核准改为备案,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全面梳理企业注销各环节办理事项,提出疏解堵点、优化流程的改革措施,编制公布注销操作指南,破解企业注销难题。(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5.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落实国务院《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分类清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规范审批实施方式,统一公布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推进投资项目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全过程咨询改革,优化整合审批前评价评估环节。涉及投资项目审批的部门全部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并联办理,2019年年底前实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6.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要求,完善市本级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及时公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明确各项审批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和事项,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2019年年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2019年年底前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7.“一张蓝图统筹推进项目实施。统筹整合各类规划,全面梳理本地区各类规划与空间管控要素,明确多规合一包含的规划目录,建立多规合一协调机制,明确形成数据目录,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个象征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18.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和联合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将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实行规划、土地、消防、人防、档案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驻扎有关单位)

19.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间。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不动产登记相关信息,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加强协同联动和信息集成,2019年年底前实现互通共享。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合并相近环节,精简申请材料。(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0.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强化公共服务定位,优化见证、场所、信息、档案、专家抽取等服务。精简管理事项和环节,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取消不必要的审核环节,推行交易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1.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严格执行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办税服务,压减企业办理纳税时间,减少征税自由裁量权。动态调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清理规范和降低涉企收费。重点清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以及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降低各环节费用。强化涉企收费监管,完善举报、查处和问责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税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2.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评价指标,按照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部署,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度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继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3.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凡是对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履行约定义务,接受社会监督,没有执行到位的要有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严重失职失责的要追究责任。梳理政府对企业失信事项,提出依法依规限期解决的措施,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同时,要加大政府欠款清偿力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4.推进统一公共支付。逐步扩大公共支付事项范围,推进非税收费事项及涉费公共服务事项接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加快推进电子票据试点应用。(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5.全面推行“一门、一窗”办理模式。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当全部纳入实体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基本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按照呼伦贝尔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整合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发件、咨询,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共服务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乡镇(街道)要集聚便民服务资源,直接面向群众办理的社保、医保、民政、计生、农民建房审批等事项要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二)推进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26.完善政务服务网络。依托上级一体化平台建设,建成市本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确保按时与上级平台对接。实现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申报、在线办理、在线反馈,除涉密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统筹推进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联动。(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7.推进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市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市级统筹建设原则,与各级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向企业和群众提供统一便捷的服务。除有特殊保密要求外,各业务部门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审批服务业务平台系统。按照一网通办要求,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以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为基础支撑,推动证照、办事材料、数据资源共享互认。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压缩办理环节、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证照制作、决定公开、咨询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三)扎实推进UedBet体育工作

28.扎实推进重要决策、部署和执行公开。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政策,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围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年度重点工作等重大决策部署,各部门要将主要措施、实施步骤、职责分工、监督渠道及工作进度、存在问题等信息向社会公开。(牵头单位:市政府办;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29.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信息公开。一是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及时依法公开相关信息。二是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做好相关政策举措、扶贫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扶贫贷款、行业扶贫相关财政资金等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加强污染防治,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方面做好公开工作。(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30.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着力做好减税降费、证照分离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审批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等信息公开等工作。持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做好随机抽查事项、执人法员名录和抽查结果公开。继续推行权责清单主动公开和动态调整机制。对保留的证明实行清单管理并公开。进一步完善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31.扎实推进重点民生、行政执法和政府财政等领域信息公开。突出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等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利用统一的执法信息公示平台,集中向社会依法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标准、执法程序、监督途径等基本信息和执法结果信息。在做好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项目预算细化公开。(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局、司法局、财政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将政务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专项工作台账,明确施工图、时间表、责任链。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推动工作落实,明确具体工作人员责任,鼓励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实用改革举措。

(二)加强协作配合。坚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原则,分阶段细化推进重点工作,放管服改革工作每月10日前通报本月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小组推进会。各牵头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制定可量化、可考核、有时限的目标任务,一月一调度,配合部门每月5日前向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上个月工作进展情况,每月30日前向牵头部门报送本月工作进展情况。UedBet体育工作每月30日前向牵头部门报送本月工作进展情况及主动公开现行文件。

(三)加强督查考核。强化对改革工作的考核,将放管服改革、UedBet体育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加大考核权重,采取日常监控与年末考核相结合方式,按职责任务制定专项考核指标。对落实执行不到位、推动不力、效能低下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损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没有按时完成改革任务、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批评、公开通报,对成效明显的要加大表扬和政策激励力度,适时开展回头看,做到持续发力,常抓不懈。同时,建立完善容错机制,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败失误,积极营造鼓励干事、敢闯敢试的工作环境。

(四)加强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组织各媒体开展放管服改革宣传工作,围绕改革任务,全方位进行宣传报道。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等进行宣传推广,及时准确发布改革信息,做好法规政策宣传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附件:UedBet体育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附件

 


 

UedBet体育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序号

改革任务

主要任务

国务院、自治区要求

落实措施

责任部门

责任人

时限

备注

1

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许可等事项

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许可等事项

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要做好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的落实工作,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许可等事项,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做好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的落实工作,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2

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

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

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启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除涉密项目外的其它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平台受理,在线办理”。

市发改委

曲作文

2019年12月


公布投资审批事项统一名称和申请材料。

实现各类投资审批在线并联办理。

推进投资项目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全过程咨询改革,优化整合审批前的评价评估环节。

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大幅压缩投资项目落地时间。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梳理并公布投资审批事项清单,投资项目通过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审批全流程公开。

梳理并公布投资审批事项清单,投资项目通过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审批全流程公开。

3

“证照分离”改革

明确改革方式行政审批事项分别采取四种方式进行管理

直接取消审批。对设定必要性已不存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直接取消。

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审批,全面推开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申报。取消审批,改为备案事项。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压缩审批时限,将企业开办工商登记、申领发票三个环节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其中工商登记事项办理时间不超过3天。

市市场监管局

房平

2019年12月


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对取消审批后有关部门需及时准确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开展行业引导、制定产业政策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改为备案。市场主体报送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有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

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作告知承诺书,并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当场办理审批。市场主体要诚信守诺,达到法定条件后再从事特定经营活动。有关部门实行全覆盖例行检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依法撤销审批并予以从重处罚。


完善措施,优化准入服务对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审批,优化准入服务。要针对市场主体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精简审批材料,公示审批事项和程序;要压缩审批时限,明确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要减少审批环节,科学设计流程;要下放审批权限,增强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高登记审批效率。

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

对于“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事项,原则上要通过“多证合一”改革尽可能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真正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

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加快建立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加强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数据归集使用,尝试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建立市级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切实贯彻“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切实承担监管责任,针对改革事项分类制定完善监管办法,明确监管标准、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加强公正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全国统一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逐步实现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常态化,推进抽查检查信息统一归集和全面公开,建立完善惩罚性赔偿、“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等制度,探索建立监管履职标准,使基层监管部门在“双随机”抽查时权责明确、放心履职。

健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进一步推进联合执法,建立统一“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在行业准入环节依法实施限制。

探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着力为新动能成长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强化企业的市场秩序第一责任人意识,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更好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秩序治理,逐步构建完善多元共治格局。

加快推进信息归集共享

依托已有设施资源和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相关信用信息、违法违规信息归集共享和业务协同。

强化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内蒙古)协同监管平台的使用,整合协同监管部门进行数据归集。

加快完善政府部门涉企信息资源归集目录,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企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资源库。

健全市场监管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对备案事项目录和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的动态维护机制,明确事项表述、审批部门及层级、经营范围表述等内容。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通过省级人民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信息及时推送告知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

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事项和后置审批事项信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于相对应市场主体名下,并对外公示。

做好“证照分离”改革信息公开公作

做好“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结果公开工作。

将“证照分离”改革信息结果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公开。

4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

1.开通“一网通办”平台(或服务专区等),整合设立登记、印章制作、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各类企业开办事项和网上服务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切实具备“登录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后台实时流转、即时回馈信息”的企业开办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行办件寄递、证票自助打印等服务,逐步实现“不见面”办理。

1.全面推行无纸全程电子化及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行政审批窗口,实现了申请人可在一个窗口提交企业、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食品经营许可登记办件。2.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办税厅设置发票领用自助终端,发票代开终端,实现一网通办、一厅通办、一窗通办。

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

市税务局、

市人社局、

市发改委

房平、

冯占阳、王占友、王澍胜、曲作文

2019年12月


2.依托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等,建立企业开办专窗(或专区),应用“一网通办”平台,实现申请人可在一个窗口提交和接收所有办件。

3.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企业在网上办理企业登记、印章制作、社保登记等相关业务的合法有效身份证明和电子签名手段,推动企业领用电子营业执照。

进一步优化企业登记服务

1.大力推行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全程电子化登记,建立健全“零见面”企业登记工作机制。

1.全面推行无纸全程电子化及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直接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审批,全面推开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申报名称。2.按照电子税务局规范流程办理,全面推行名称自主申报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全程通过网上办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信息补录

2.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全面推行名称自主申报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

3.统一规范本辖区内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标准格式参考范本,供申请人自主选择、免费使用。全程通过网上办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公司主要成员全部通过有效身份验证并对提交材料进行电子签名的,申请人可选择不再另行上传身份(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4.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行“同城通办”“银行网点代理申请登记注册”等便利化举措。

进一步规范印章刻制服务

1.对于尚未建成印章业信息系统的地方,要强化责任落实,尽快完成建设应用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系统运维、升级改造予以经费保障。要拓展系统服务功能,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实现网上刻章业务办理,确保实现用章单位在线选择本地区所有公章刻制企业、了解刻制价格以及网络支付等功能。

 已建成印章信息系统,公章刻字企业将刻章单位证照及时录入系统,积极推广电子印章广泛应用。

2.严格落实国务院明令取消公章刻制审批的政策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用章单位自行办理公章刻制备案。对于落实不到位、变相进行审批的予以严肃查处。

3.公安部门科学规划本地公章刻制企业数量,既要合理布局促进良性竞争,又要防止盲目发展导致恶性竞争。要积极引导公章刻制价格趋于合理,严禁指定公章刻制企业刻制公章,避免形成隐形垄断。

4.积极推广电子印章广泛应用。

进一步简化涉税事项办理

1.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工商共享信息运用工作的通知》(税总函〔2017〕402号),强化企业登记信息共享应用。

推进“新办纳税人套餐服务”,进一步简并流程

2.大力推行电子发票应用。在重点行业和有使用需求的纳税人中加大电子发票推行力度。

3.深入推进“新办纳税人套餐服务”,进一步简并流程、提速审批,实现线上申请、线上核验,现场一次办结。企业只进行初次申领发票操作的,无需提供银行开户信息。

进一步完善社保登记服务

1.全面推行社保登记经办服务网上办理,简化整合办事环节、办事材料。

全面推行社保登记经办服务网上办理,简化整合办事环节、办事材料。 将社保登记经办服务纳入“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在办理设立登记时,即可同时填报企业参保信息、职工参保信息等信息,无须另行登录其他系统或平台。

2.将社保登记经办服务纳入“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在办理设立登记时,即可同时填报企业参保信息、职工参保信息等信息,无须另行登录其他系统或平台。

3.健全数据应用和反馈机制,提升共享信息使用率,在企业在线填报并确认企业参保信息、职工参保信息等信息后,通过跨部门信息共享和部门内部数据流转同步办理企业社保登记,并将办理结果及时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反馈企业。

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牵头职责,针对上述工作目标和措施,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本地区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地发展改革、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切实抓好本部门有关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

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牵头职责,针对上述工作目标和措施,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本地区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地发展改革、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切实抓好本部门有关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

提升“互联网+”服务能力

各地要不断提升信息共享和应用支撑保障能力,发展改革部门要在相关信息化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加强现场辅导、帮办,引导申请人更多通过线上办理业务。要切实做好业务咨询解答和“一次性告知”,对于提交材料中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要提供电子或书式告知单。

发展改革部门要在相关信息化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加强现场辅导、帮办,引导申请人更多通过线上办理业务。要切实做好业务咨询解答和“一次性告知”,对于提交材料中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要提供电子或书式告知单。

5

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

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

简化优化注销业务流程,对没有拖欠社会保险费用且不存在职工参保关系的企业,社保部门及时反馈“注销无异议”意见,同步进行社会保险登记注销。

简化企业普通注销程序,压缩简易注销公告时间。全面梳理企业注销各环节办理事项基础上,提出疏解“堵点”、优化流程的改革措施,编制公布统一的企业注销操作指南,破解企业注销难题。

市市场监管局

房平

2019年12月


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简易注销业务协同,在企业简易注销公告前,设置企业清税提示;对有未办结涉税事项的企业,税务部门应在公告期届满次日提出异议。

做好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信息公开工作

优化企业注销流程办事结果公开工作。

6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合理划分审批阶段

审批流程包括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旗市区、部门可以按照审批阶段“只少不多”的原则,进一步分类优化审批流程。

依照《呼伦贝尔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优化审批流程,制定并实施并联审批管理办法,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市住建局、

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

张成波、王佳桂、曲作文

2019年12月


制定并实施并联审批管理办法,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精简审批环节

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减少保留事项前置条件,简化申请材料,提出本地区、本部门所有审批事项的处理意见并向社会公告。

1.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事项。2.各相关部门配合,合并审批事项。3.将市政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4.重新制定并简化申请材料减少保留事项前置条件,简化申请材料。

下放审批权限,对下级机关有能力承接的审批事项,明确下放或者委托下级机关审批,制定并实施配套制度,指导下级机关做好下放事项承接工作。

合并审批事项,确定合并审批事项目录,制定并实施审批事项合并办理的具体规定,明确审批主体、办事流程和完成时限等。

转变管理方式,对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协作事项并明确管理方式和相关要求等。

调整审批时序,确需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调整到工程设计前完成。

将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和取水许可等事项调整到开工前完成。

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

可以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审批流程图和办理指南中明确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时序。

规范审批事项

对本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统一审批事项和法律依据等。旗市区将审批事项清单报呼伦贝尔市备案,呼伦贝尔市将审批事项清单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

积极梳理审批事项清单

分类制定审批流程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的划分依据和类别。

依照《呼伦贝尔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梳理审批流程

根据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制定并实施不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图,审批流程图要明确审批阶段、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等。其中,审批时限要具体明确全流程总审批时限以及各审批阶段、各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

实行联合图审和联合验收

制定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管理办法,明确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方式和审查时限等具体事项。

制定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管理办法,明确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方式和审查时限等具体事项。

制定并实施限时联合验收管理办法,明确牵头部门、参与部门、验收标准、工作规则、办事流程和验收时限等。

对于验收涉及的测绘工作,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推行区域评估

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实行区域评估。制定并实施区域评估细则,明确实施区域评估的主体、实施范围、内容、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等。

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实行区域评估。

推行告知承诺制

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制定并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明确告知承诺制的具体要求以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等。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

制定告知承诺制,并加强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后监管工作。

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整合并初步建成覆盖各有关部门和旗县(市、区)各层级的呼伦贝尔市及旗市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将审批流程各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审批管理系统,并分别与自治区和旗市区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审批管理系统要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

待呼伦贝尔市级审批管理系统上线后,积极推动系统建设,并与其对接。实行线上审批。

制定审批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在线监管审批部门的审批行为,对审批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及审批节点控制,杜绝审批事项体外循环。

完善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

在审批管理系统整合建设资金安排上给予保障。

“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

全面梳理本地区各类规划与空间管控要素,明确“多规合一”包含的规划目录、建立“多规合一”协调机制、明确形成数据目录(各类空间规划图层信息等)、统筹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等事项完成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

1.启动政府采购程序,确定编制队伍,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开展双评价工作推进“三线”划定工作。

定项目生成管理办法,明确如何统筹协调各部门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事项等内容。

推进形成“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整合空间管控数据,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形成管控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晰的空间规划图,实现利用审批管理系统的“多规合一”功能策划生成项目。

完成差异图斑分析,制定消除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的工作计划,提高“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效率。

不断完善“一张蓝图”,统筹安排年度项目,制定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

加强政务大厅建设,明确线上线下“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的具体措施和运行规则,制定“一窗受理”工作规程。

整合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发件、咨询。

整合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发件、咨询。

制定并实施咨询辅导等服务规定,鼓励为申请人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咨询、指导、协调和代办等服务。

“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

制定并实施各审批阶段的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报材料目录,由同一阶段内各审批部门共同使用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报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应当共享申报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

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重新制定了服务指南,并且梳理了办理沈审批的各项材料

“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制度,包括四个审批阶段的配套制度,以及牵头部门负责制、审批协调机制、跟踪督查督办制度、“多规合一”协同规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规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并根据改革实践不断修改完善。

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制度,包括四个审批阶段的配套制度,以及牵头部门负责制、审批协调机制、跟踪督查督办制度、“多规合一”协同规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规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并根据改革实践不断修改完善。

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

建立健全审批事项、流程、服务、受理场所、监督评价“五位一体”的项目审批标准化体系,确保同一事项在纵向不同层级、横向不同区域间的相对统一。

建立健全审批事项、流程、服务、受理场所、监督评价“五位一体”的项目审批标准化体系,确保同一事项在纵向不同层级、横向不同区域间的相对统一。

编制涵盖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常见问题解答等要素的标准化审批服务指南并向社会公布。

编制审批工作细则,细化审查内容、标准、要点、责任等,合理确定自由裁量权。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并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

建立并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并与全国和自治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公开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的失信行为。

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并与全国和自治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公开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的失信行为。

加强组织领导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成立呼伦贝尔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呼伦贝尔市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推进任务落实。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每月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并抄送至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1.建议市政府成立UedBet体育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2.定期向呼伦贝尔市政府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强化法治保障

加强与人大常委会及司法机构的沟通协调配合,加快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修改或者废止与改革要求不相符的相关制度。鼓励改革创新,改革中涉及突破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的,按照程序报请有权机关授权。允许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先行先试,依法依规推进改革。

开展废止法律法规清理工作,并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发布和清理工作

做好宣传引导

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做好公众咨询,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建议,鼓励企业和群众参与,为顺利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做好公众咨询,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建议

7

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

推动信息共享集成

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大力促进部门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1.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2.出台规范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制度3.召开联席会议,出台规范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制度

市自然资源局

王佳桂

2019年12月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不动产登记相关信息,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加强协同联动和信息集成,2019年底前实现互通共享。

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材料或信息能够直接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提取的,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提取后不得用于不动产登记之外的其他目的。

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技术,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技术,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不动产“网上(掌上)登记中心”,推出网页版、微信版、自助终端版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实现24小时不打烊,随时随地可申请。

构建“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模式,推行线上统一申请、联网审核、网上反馈、现场核验、一次办结,提供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支付和网上开具电子证明等服务,实现服务企业和群众零距离。

夯实不动产登记信息基础

加快存量数据整合与质量提升,2019年底前实现所有市县城镇登记数据成果的完善与汇交全覆盖。

1.将存量不动产数据进行整合2.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出台档案移交制度3.与三调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权籍修补侧工作4.设立综合受理窗5.设立咨询台,派专人负责解答工作7.重新制定不动产登记流程图

积极开展地籍测绘等补充调查工作,满足优化登记流程工作需求。

按照国家政务信息整合共享要求,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政府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有序衔接,为及时共享相关信息提供便利。

推动流程集成。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优化流程、精简材料,重点解决办理环节多、流程不清晰、群众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

推动流程集成

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实现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网上整合衔接,对登记中涉及多个部门交叉办理的事项,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集成业务流程,在政务服务大厅或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各相关办理事项,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进行一次性录入、自动分发各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开展“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实现数据推送、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进行一次性录入、自动分发各相关部门

取消不必要环节、合并相近环节

将不动产登记登簿和制证环节、缴费和领证环节合并,集成相关办理人员,提高办事效率。不动产继承登记(非公证)办理中,公示应与审核环节并行开展,缩短办理时间。

1.登记登簿和制证环节、缴费和领证环节合并,工作人员在一个大厅办理业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公示已与审核环节并行开展,缩短了办理时间。2.与金融机构协调推进将抵押登记前置到银行网点,申请人可以在银行现场签订抵押合同的同时提交抵押登记申请材料,通过网络传输至登记机构,无需当事人再到登记机构提交申请。

推进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建设,将登记服务场所延伸至银行网点,申请人可以在银行现场签订抵押合同的同时提交抵押登记申请材料,通过网络传输至登记机构,无需当事人再到登记机构提交申请。

推进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抵押登记等相关联登记事项一并申请、一并受理与审核。

精简申请材料

自然资源部门自身产生的,或者能够通过部门实时信息共享获取、核验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

出台自然资源部门衔接机制,建立部门间会审机制和联办机制,积极探索推行告知承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内部协调方式处理非因权利人原因发生的不动产坐落、地址变化,需要变更登记。

出让合同、土地出让价款缴纳凭证、规划核实、竣工验收等证明材料由登记机构直接提取,不得要求申请人自行提交。

推行告知承诺制,在不动产继承登记中,逐步推广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替代难以获取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

对非因权利人原因发生的不动产坐落、地址变化,需要变更登记的,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和内部协调方式处理。

优化测绘成果获取方式

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登记机构通过信息共享,直接提取前期供地、规划和预销售等形成的测绘成果;对在登记受理环节获取的测绘成果,要同时办理信息入库。

建立部门协调制度,同时拟制定测绘成果共享机制

能够直接提取利用测绘成果的,不得另行要求当事人开展测绘和权籍调查。

推动人员集成

不能马上实现信息共享集成和流程集成的,可通过集中办公实现便民快捷。

将不动产登记中各部门交叉办理相关事项的有关人员集中办公,由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各相关办理事项,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

将涉及不动产登记中各部门交叉办理相关事项的有关人员集中办公,可以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各相关办理事项,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人工分发各相关部门分别办理,同一个窗口发放办理结果。

8

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

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

全面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新要求,推动“非禁既入”普遍落实。组织开展招标领域专项整治消除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严格落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赋予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发包自主权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商务局)

曲作文、冯建勋

2019年12月


组织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消除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严格落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赋予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发包自主权。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及时公开有关内容信息。

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及时公开有关内容信息。

9

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

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

实现市场准入内外资标准一致,落实以在线备案为主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并组织对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资金补助、资质许可等方面是否享有公平待遇进行专项督查。

落实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

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商务局)

曲作文、冯建勋

2019年12月


10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的网购、进出口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执法的实施办法;对侵犯商业秘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积极落实“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引导电商平台运用“互联网+”高效处理侵权假冒投诉,在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推进线上信息共享、办案咨询、案件协查。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对侵犯商业秘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

市市场监管局

房平

2019年12月


11

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清理物流、认证、检验检测、公用事业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

组织落实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等政策,公布货车“三检合一”检验检测机构名单,全面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查处整治公章刻制领域行政垄断案件,严禁各地公安机关指定公章刻制企业,纠正和制止垄断经营、强制换章、不合理收费等现象。

组织落实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等政策,公布货车“三检合一”检验检测机构名单,全面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取消10%以上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种类或改为以自我声明方式实施,科学合理简化认证管理单元,减少认证证书种类,提升认证、检测“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能力;增加认证机构数量,引导和督促认证机构降低收费标准。对教育、医疗、电信、金融、公证、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领域收费,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收费项目取消后继续收取或变相收取、越权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行为,发现问题要严肃整改问责。

市财政局、

市税务局、

市发改委、

市市场监管局

张传福、王占友、曲作文、房  平

2019年12月


取消10%以上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种类或改为以自我声明方式实施,科学合理简化认证管理单元,减少认证证书种类,提升认证、检测“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能力;增加认证机构数量,引导和督促认证机构降低收费标准。对教育、医疗、电信、金融、公证、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领域收费,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收费项目取消后继续收取或变相收取、越权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行为,发现问题要严肃整改问责。

规范降低涉企保证金和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组织有关部门,清理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涉企保证金,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进一步降低涉企保证金缴纳标准,推广以银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

1.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进一步降低涉企保证金缴纳标准,推广以银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2.加强对厂房租金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地区要落实管控责任,切实做好管控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厂房、哄抬租金等违规行为,对问题严重的地方要严肃追究责任。

加强对厂房租金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地区要落实管控责任,切实做好管控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厂房、哄抬租金等违规行为,对问题严重的地方要严肃追究责任。

做好减税降费信息公开

做好减税降费政策及执行情况公开工作。

按照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执行,并对涉及收取费用的单位和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市财政局、

税务局

张传福、

王占友

2019年12月


涉企乱收费项目清理信息公开工作

做好各类涉乱收费项目规范清理公开工作。

开展医疗服务和殡葬服务专项执法行动”

市市场监管局

房平

2019年12月


12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

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拓展平台覆盖范围

根据全国目录指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系统梳理公共资源类别和范围,制定和发布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坚持能不新设就不新设,尽可能依托现有平台满足各类交易服务需要。

根据全国目录指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系统梳理公共资源类别和范围,制定和发布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坚持能不新设就不新设,尽可能依托现有平台满足各类交易服务需要

市发改委、

市政务服务局

曲作文、魏洪春

2019年12月


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对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农村集体产权等资产股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权,要健全出让或转让规则,引入招标投标、拍卖等竞争性方式,完善交易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公平交易、高效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医疗药品、器械及耗材集中采购。

促进资源跨区域交易

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通过设置注册登记、设立分支机构(办事处)、资质验证、投标(竞买)许可、强制担保、强制要求在当地投资、人员业绩考核等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限制性条件实行地方保护或行业垄断。鼓励同一省域内市场主体跨地市自主选择平台进行公共资源交易。

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

健全平台电子系统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建设,明确交易、服务、监管等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并同步规划、建设、使用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交易系统为市场主体提供在线交易服务,服务系统为交易信息汇集、共享和发布提供在线服务,监管系统为行政监督部门、纪委监委、审计部门提供在线监督通道。抓紧解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档案、技术规范、信息安全等问题,统筹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资源,通过远程异地评标、评审等方式加快推动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担保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建设,明确交易、服务、监管等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并同步规划、建设、使用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强化公共服务定位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主要运行服务机构,应不断优化见证、场所、信息、档案、专家抽取等服务,积极开展交易大数据分析,为宏观经济决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交易市场提供参考和支撑,不得将重要敏感数据擅自公开及用于商业用途。

精简管理事项和环节。

系统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审查、原件核对等事项以及能够采用告知承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解决的前置审批或审核环节。推广多业务合并申请,通过“一表申请”将市场主体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集、后续重复使用并及时更新。推行交易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

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

实施协同监管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探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各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牵头部门要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按照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形成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接收、转办、反馈工作机制,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查处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部门协同执法、案件限时办结、结果主动反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依法公开。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促进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牵头部门要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按照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形成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接收、转办、反馈工作机制,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查处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部门协同执法、案件限时办结、结果主动反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依法公开。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促进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

强化信用监管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标准,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管理、共享、运用等制度,强化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公开和运用,把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信用信息归集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开展智慧监管

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及时在线下达指令,实现市场主体、中介机构和交易过程信息全面记录、实时交互,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监督留痕、责任可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执法力度,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

13

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统筹建设监管工作平台

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依托,建设本辖区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为抽查检查、结果集中统一公示和综合运用提供技术支撑。

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并开展,尝试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市市场监管局

房  平

2019年12月


各地已经建设并使用的工作平台要与省级平台整合融合,避免数据重复录入、多头报送。

部门相关监管信息通过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满足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需求。着力规范计划制定、名单抽取、结果公示、数据存档等各项抽查检查工作程序,做到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

实行抽查事项清单管理

各有关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建立本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市场监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标准和实施办法。

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并开展,尝试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统筹建立本辖区统一的市场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分为重点检查事项和一般检查事项。

重点检查事项针对涉及安全、质量、公共利益等领域,抽查比例不设上限;抽查比例高的,可以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检查批次顺序。

一般检查事项针对一般监管领域,抽查比例应根据监管实际情况设置上限。

要严格控制重点检查事项的数量和一般检查事项的抽查比例。

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和工作实际情况等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通过相关网站和平台向社会公开。

建立健全随机抽查“两库”

统筹建立健全覆盖本辖区各层级、与抽查事项相对应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统称“两库”)。

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并开展,尝试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要根据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分工,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通过分类标注、批量导入等方式,在省级平台分别建立与部门职责相对应的检查对象名录库,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对特定领域的抽查,可在满足执法检查人数要求的基础上,吸收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等参与,通过听取专家咨询意见等方式辅助抽查,满足专业性抽查需要。

要根据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变动情况,对“两库”进行动态管理。

统筹制定抽查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抽查要求,统筹制定本辖区年度抽查工作计划,涵盖一般检查事项和重点检查事项,明确工作任务和参与部门。

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并开展,尝试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可根据工作实际动态调整。

要科学确定部门联合抽查的事项和发起、参与部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监管领域、执法队伍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信用水平的检查对象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被抽查概率,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防止任意检查和执法扰民。

科学实施抽查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年度抽查工作计划,组织领导本辖区内的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根据抽查涉及的对象范围和参与部门,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从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匹配执法检查人员。

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并开展,尝试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抽查可以采取实地核查、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方式;涉及专业领域的,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开展检验检测、财务审计、调查咨询等工作,或依法采用相关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

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实现全过程留痕。各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和工作指引,对抽查工作程序、项目、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方便基层执法检查人员操作,提高抽查检查规范化水平。

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运用

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将抽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并开展,尝试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大惩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实现抽查检查结果政府部门间互认,促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对抽查发现的违法失信行为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有力震慑,增强市场主体守法自觉性。

做好个案处理和专项检查工作

在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同时,对通过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发现的违法违规个案线索,要立即实施检查、处置;需要立案查处的,要按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并开展,尝试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要坚持问题导向,对通过上述渠道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市场秩序存在的突出风险,要通过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所涉抽查事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抽查比例,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要将抽查检查结果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为开展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创造条件。

对无证无照经营,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14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

在办理适用信用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应予即时办理。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在办理适用信用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应予即时办理。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市发改委、

市人行、

市市场监管局

曲作文、房  平、

彭秀丽

2019年12月


书面承诺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不履约的申请人,视情节实施惩戒。

要加快梳理可开展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制定格式规范的信用承诺书,并依托各级信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行业内信用承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

探索开展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窗口,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守法诚信教育。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窗口,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守法诚信教育。为市场主体办理注册、审批、备案等相关业务时,适时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教育,提高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为市场主体办理注册、审批、备案等相关业务时,适时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教育,提高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开展诚信教育不得收费,也不得作为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积极拓展信用报告应用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广泛、主动地应用信用报告。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广泛、主动地应用信用报告。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事项中,充分发挥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作用。

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事项中,充分发挥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作用。

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报告标准,推动信用报告结果实现异地互认。

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

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

根据权责清单建立信用信息采集目录,在办理注册登记、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公共服务等过程中,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特别是将失信记录建档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

1.根据权责清单建立信用信息采集目录,在办理注册登记、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公共服务等过程中,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特别是将失信记录建档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2.完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整合形成完整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中国政府网及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等渠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3.完成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和信息化平台整合工作,大力开展消费投诉公示,促进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

完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整合形成完整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中国政府网及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等渠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

完成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和信息化平台整合工作,大力开展消费投诉公示,促进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自愿注册机制

鼓励市场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其他渠道上自愿注册资质证照、市场经营、合同履约、社会公益等信用信息,并对信息真实性公开作出信用承诺,授权网站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共享与应用。

鼓励市场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其他渠道上自愿注册资质证照、市场经营、合同履约、社会公益等信用信息,并对信息真实性公开作出信用承诺,授权网站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共享与应用。

经验证的自愿注册信息可作为开展信用评价和生成信用报告的重要依据。

深入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依法依规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定期将评价结果推送至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参考使用,并依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依法依规整合各类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定期将评价结果推送至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参考使用,并依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推动相关部门利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结合部门行业管理数据,建立行业信用评价模型,为信用监管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推动相关部门利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结合部门行业管理数据,建立行业信用评价模型,为信用监管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综合研判信用状况的基础上,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与信用等级相结合,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与信用等级相结合,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

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

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机制

有关部门依据在事前、事中监管环节获取并认定的失信记录,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

加快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认定依据、标准、程序、异议申诉和退出机制。制定管理办法要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出台的标准及其具体认定程序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以相关司法裁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处理结果为依据,按程序将涉及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违法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加快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认定依据、标准、程序、异议申诉和退出机制。制定管理办法要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出台的标准及其具体认定程序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支持有关部门根据监管需要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制度,对存在失信行为但严重程度尚未达到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标准的市场主体,可实施与其失信程度相对应的严格监管措施。

督促失信市场主体限期整改

失信市场主体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认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照“谁认定、谁约谈”的原则,由认定部门依法依规启动提示约谈或警示约谈程序,督促失信市场主体履行相关义务、消除不良影响。

失信市场主体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认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照“谁认定、谁约谈”的原则,由认定部门依法依规启动提示约谈或警示约谈程序,督促失信市场主体履行相关义务、消除不良影响。约谈记录记入失信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统一归集后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整改。

约谈记录记入失信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统一归集后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整改。

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易地出现的问题。

配合司法机关等部门开展信用信息查询,合规提供信用信息报告。

依法依规建立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开,形成行政性、市场性和行业性等惩戒措施多管齐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

重点实施惩戒力度大、监管效果好的失信惩戒措施,包括依法依规限制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股票发行、招标投标、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享受税收优惠等行政性惩戒措施,限制获得授信、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等市场性惩戒措施,以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行业性惩戒措施。

坚决依法依规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

以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养老托幼、城市运行安全等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为重点,实施严格监管,加大惩戒力度。

以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养老托幼、城市运行安全等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为重点,实施严格监管,加大惩戒力度。对拒不履行司法裁判或行政处罚决定、屡犯不改、造成重大损失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坚决依法依规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直至永远逐出市场。

对拒不履行司法裁判或行政处罚决定、屡犯不改、造成重大损失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坚决依法依规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直至永远逐出市场。

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责任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进行失信惩戒,并将相关失信行为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进行失信惩戒,并将相关失信行为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

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出现违法失信行为的,要通报上级主管单位和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出现违法失信行为的,要通报所在单位及相关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

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

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提交信用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

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提交信用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修复完成后,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程序及时停止公示其失信记录,终止实施联合惩戒措施。

修复完成后,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程序及时停止公示其失信记录,终止实施联合惩戒措施。

加快建立完善协同联动、一网通办机制,为失信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

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向失信市场主体提供信用报告、信用管理咨询等服务。

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保障

着力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归集共享作用,对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做到“应归尽归”,推进地方信用信息平台、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畅通政企数据流通机制,形成全面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

充分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归集共享作用,对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做到“应归尽归”,推进地方信用信息平台、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畅通政企数据流通机制,形成全面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

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将市场主体基础信息、执法监管和处置信息、失信联合惩戒信息等与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按需共享,在信用监管等过程中加以应用,支撑形成数据同步、措施统一、标准一致的信用监管协同机制。

大力推进信用监管信息公开公示

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集中公示基础上,依托“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网或其他渠道,进一步研究推动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补偿、行政奖励和行政监督检查等其他行政行为信息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推动在司法裁判和执行活动中应当公开的失信被执行人、虚假诉讼失信人相关信息通过适当渠道公开,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集中公示基础上,依托“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网或其他渠道,进一步研究推动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补偿、行政奖励和行政监督检查等其他行政行为信息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推动在司法裁判和执行活动中应当公开的失信被执行人、虚假诉讼失信人相关信息通过适当渠道公开,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切实加大信用信息安全和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力度

严肃查处违规泄露、篡改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谋私等行为。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等相关条例,严肃认真对待征信信息查询,严防信用信息泄露。

加强信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对市场主体提出异议的信息,信息提供和采集单位要尽快核实并反馈结果,经核实有误的信息要及时予以更正或撤销。

因错误认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错误采取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积极引导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协同监管

支持有关部门授权的行业协会商会协助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承诺、信用培训、诚信宣传、诚信倡议等,将诚信作为行规行约重要内容,引导本行业增强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支持有关部门授权的行业协会商会协助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承诺、信用培训、诚信宣传、诚信倡议等,将诚信作为行规行约重要内容,引导本行业增强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推动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履约担保、信用管理咨询及培训等信用服务发展,切实发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在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作用。

鼓励相关部门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在信用记录归集、信用信息共享、信用大数据分析、信用风险预警、失信案例核查、失信行为跟踪监测等方面开展合作。

加强信用监管的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作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落实。

形成以人民银行UedBet体育支行为领导,各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信用监管的配套制度,并加强与其他“放管服”改革事项的衔接。

负有市场监管、行业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切实承担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作用,为公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整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信用监管的强大合力。

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失信联合惩戒、信用大数据开发利用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

信用体系建设中,仍需要多部门领导及支持。

在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炼、交流开展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加快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信用监管规则和标准,及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将信用监管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

针对金融业信用信息开展有较为统一的检查规范。

做好宣传解读

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深入细致向市场主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让经营者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措施。

加大公民与企业的信用知识宣传力度,夯实信用查询窗口人员的专业能力。

加强对基层和一线监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组织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积极宣传信用监管措施及其成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5

“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

“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

建设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子系统,通过分类梳理国部门和地方现有监管信息平台,联通汇聚重要监管平台数据,推动监管信息全程可追溯和“一网通享”,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技术平台支撑。

建设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子系统,通过分类梳理国部门和地方现有监管信息平台,联通汇聚重要监管平台数据,推动监管信息全程可追溯和“一网通享”,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技术平台支撑。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16

坚决纠正“一刀切”式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

坚决纠正“一刀切”式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

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及时纠正一些地区以环保检查为由“一刀切”式关停企业的做法,并严肃追责。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程序合法、法律条款采用精准、自由裁量适当。

市环保局、

交通运输局、

农牧和科技局、文体旅游广电局

市场监管局

王  运

佟荣伟

王宪忠

钱海军

房  平

2019年12月


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牧、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依法精简行政处罚事项,分别制定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办法,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防止执法随意、标准不一等现象。

制定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办法,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防止执法随意、标准不一等现象。

17

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各类执法机构、职责和队伍,大幅减少市县政府执法队伍种类,进一步推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

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牧、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推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整合基层执法力量,深化苏木乡镇和街道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监管执法能力。

市委编办

高文彬

2019年12月


整合优化基层治理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一员多能”,提升基层监管执法能力。

18

加强市场行为监管

对损害竞争秩序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对损害竞争秩序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按行业类型分类管理,各类服务企业日常监管采取不同频次,对信誉持续保持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督促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

市市场监管局

房  平

2019年12月


19

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

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

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完成对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的自查,并向全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1.对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情况的自查,并向全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清理废除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的内容,查处并公布一批行政垄断案件,坚决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市司法局

邵永鹏

2019年12月


清理废除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的内容,查处并公布一批行政垄断案件,坚决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20

全公开监管规则和标准

健全公开监管规则和标准

落实全国统一的信用监管规则和标准。

落实全国统一的信用监管规则和标准。

市市场监管局

房  平

2019年12月


21

健全包容审慎监管方式

健全包容审慎监管方式

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确 定监管方式和标准规范,依法保护创新,同时坚守安全和质量底 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或者处置。

按企业类型分类管理,对首次认证企业进行监管、建档 ;按企业类型分类管理,各类企业日常监管采取不同频次,对特种设备(电梯)持续保持良好的企业建设检查频次;对市场内新兴业态进行监管。

市市场监管局

房  平

2019年12月


22

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把政府诚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凡是对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履行约定义务,接受社会监督,没有执行到位的要有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严重失职失责的要追究责任。

1.把政府诚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凡是对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履行约定义务,接受社会监督,没有执行到位的要有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严重失职失责的要追究责任。2.梳理政府对企业失信事项,提出依法依规限期解决的措施,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同时,要加大政府欠款清偿力度。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曲作文、张传福

2019年12月


监测评价城市政务诚信状况,组织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

梳理政府对企业失信事项,提出依法依规限期解决的措施,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同时,要加大政府欠款清偿力度。

23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梳理公布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在梳理公布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基础上,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在梳理公布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基础上,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积极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合法合规的事项“马上办”

合法合规的事项“马上办”,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

积极推行“网上办”

积极推行“网上办”,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切实提高网上办理比例。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有条件的市县和开发区8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能办。已在实体大厅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补填网上流程。

面向个人的事项“就近办”

面向个人的事项“就近办”,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等,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推动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

推动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需要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的,实行马上响应、联合办理和限时办结。

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

各层级政府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具体形式可结合各自实际确定,成熟一批、公布一批。

24

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

建立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库

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按照《C0109.1-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及自治区有关地方标准,加快编制覆盖盟市、旗县(市、区)标准统一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统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完善政务服务事项,逐步实现各层级、各渠道发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同步更新。

按照《C0109.1-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及自治区有关地方标准,加快编制覆盖盟市、旗县(市、区)标准统一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统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完善政务服务事项,逐步实现各层级、各渠道发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同步更新。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推进政务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按照“一网通办”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从群众办事需求出发,结合快递取送服务,推进线上线下业务协同,打通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对进驻政务服务实现进行梳理,多级联审的由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平台及网络保障,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优化。目前已将政务服务大厅重新规划,下一步将工程项目审批服务事项、不动产交易中心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一门办理,缩短办理时限。初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涉及多级联审的由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对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可共享的不得重复提交,对无法律依据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

深化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和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应用,充分利用自治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打通与自治区、盟市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壁垒,清除“中梗阻”。

聚焦综合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土地资源、环保评价、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和事项,积极推进联合踏勘、视频勘验、网上审图、多图联审、容缺办理、联审联办,通过压缩办理环节、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推进并联审批,打通层级间、部门间办事环节,形成跨层级、跨部门协同联办机制,构建适应于“一网通办”的规范化办事流程,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制度性成本。

线上线下服务融合

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在线办事导航,为注册用户提供办事数据存储和应用空间,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支付、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相关办事服务。

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在线办事导航,为注册用户提供办事数据存储和应用空间,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支付、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相关办事服务。

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状况等有关信息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实体政务大厅、政府网站和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服务渠道同源发布。

实行线上线下一套政务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推进网上服务平台与实体政务大厅深度融合,让更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办理,实现全区政务服务整体联动,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站点向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延伸。

推进政务服务集约化发展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平台与本级政府网站集中统一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平台、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平台“数据同源、服务统一”。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推进网站名称、展现方式、功能设置等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服务事项分类引导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与政府网站一体化集约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推进网站名称、展现方式、功能设置等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服务事项分类引导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与政府网站一体化集约建设。

推进公共支撑一体化

统一网络支撑

持续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不断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按需增加网络带宽,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四级全覆盖,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满足政务服务工作业务量大、实时性高的网络应用需求。

持续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不断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按需增加网络带宽,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四级全覆盖,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满足政务服务工作业务量大、实时性高的网络应用需求。

针对部门业务专网制定切实可行的迁移计划和融合对接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融合对接,加强技术支撑和网络通信保障能力,确保接入业务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各地区、各部门统一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开展政务服务业务,形成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

统一身份认证

按照《C0110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接入要求》《C0111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身份认证技术要求》《C0112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信任传递要求》等统一身份认证相关标准规范,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和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已建政务服务业务系统利用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功能,进行用户注册、认证、登录,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在不同地区和部门平台重复注册验证等问题。

下一步将按照上级要求开展身份信息录入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平台存量用户信息要及时与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共享,实现用户数据同步。

汇聚相关政务服务数据、电子证照数据及社会化数据,推行“自然人”和“法人”身份信息电子化以及教育、医疗、民政、社保等方面民生事项“一证通办”。

统一电子印章

按照《C0118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管理要求》《C0120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技术要求》《C0121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接入测试方法》《C0122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接口》等统一电子印章相关标准规范,实行国家、自治区一个标准、一套制度,加快全区统一电子印章系统与国家电子印章系统的对接,拓展电子印章应用范围,实现电子印章从制作、配发到应用全流程集中统一管理,推动电子印章的统一监管,满足“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办公业务中电子公文、电子证照等业务的电子印章应用需求,实现电子印章的互认互信。

按照《C0118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管理要求》《C0120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技术要求》《C0121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接入测试方法》《C0122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接口》等统一电子印章相关标准规范,实行国家、自治区一个标准、一套制度,加快全区统一电子印章系统与国家电子印章系统的对接,拓展电子印章应用范围,实现电子印章从制作、配发到应用全流程集中统一管理,推动电子印章的统一监管,满足“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办公业务中电子公文、电子证照等业务的电子印章应用需求,实现电子印章的互认互信。

全面推行国产密码算法,切实规范电子印章的使用管理,确保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书安全有效。

统一电子证照

按照电子证照标准,加快推进自治区、盟市两级电子证照系统建设,推进各类证照、证明、批文、鉴定报告等事项办理过程、结果全面电子化。

开展统一电子证照录入,纳入电子证照库统一管理。

按照国家电子证照业务技术规范制作和管理电子证照,归集并上报电子证照目录数据,推进各类业务系统与国家电子证照服务系统对接,实现政务服务过程中证照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互认共享。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各盟市已有电子证照库,纳入全区电子证照库统一管理。未建设电子证照系统的部门直接使用自治区电子证照系统。

25

推进统一公共支付

政府非税收入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收缴在自治区财政厅统一部署下分步实施接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增强公共支付平台服务功能

接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增强公共支付平台服务功能。

逐步扩大公共支付事项范围,推进非税收费事项及涉费公共服务事项接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

市财政局

张传福

2019年12月


26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

整合促便捷,推进线上“一网通办”

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有关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以各地区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

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已如期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录入、审核、发布工作,统一网上端口,达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同步优化政府门户网窗口。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加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台一体化、规范化建设。整合各级政府部门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和网上服务入口,加快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业务信息系统接入本级或上级政务服务平台。

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提供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公共支撑,实现全国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实名身份认证,让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国漫游”。

发挥好政府网总门户作用。

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等外,原则上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并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相关标准规范组织实施。

根据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有关要求,推动各地区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实现政务服务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

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延长网上办事链条,实现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拓展政务服务移动应用

推动政务服务向“两微一端”等延伸拓展,为群众提供多样性、多渠道、便利化服务。

推动政务服务向“两微一端”等延伸拓展,为群众提供多样性、多渠道、便利化服务。

结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和规范政务服务移动应用建设管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提供移动端服务。

调动社会资源力量,鼓励开展第三方便民服务应用。加强政务新媒体监管,提升服务水平。

以集成提效能,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

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省、市、县、乡镇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推动将垂直管理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加快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除因安全等特殊原因外,原则上不再保留各地政府部门单独设立的服务大厅。

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收件“一窗式”办理

推动线上线下集成融合

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时汇入网上申报、排队预约、现场排队叫号、服务评价、事项受理、审批(审查)结果和审批证照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全过程留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提供有力支撑。

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时汇入网上申报、排队预约、现场排队叫号、服务评价、事项受理、审批(审查)结果和审批证照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全过程留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推进减材料、减环节

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推广多业务申请表信息复用,通过“一表申请”将企业和个人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齐、后续反复使用,减少重复填写和重复提交。

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推广多业务申请表信息复用,通过“一表申请”将企业和个人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齐、后续反复使用,减少重复填写和重复提交。充分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以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为重点,通过优化办事系统、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充分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以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为重点,通过优化办事系统、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推进“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

按照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要求,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庄(社区)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基层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省市县乡村全覆盖。

加快建设乡镇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目前11个乡镇均有便民服务中心

27

加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

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探索推行全程帮办制。

借助政务购买服务,招聘工作人员开展全程帮办制度,完善政务服务效能监督,全面推行审批服务过程和结果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通过预约、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和节假日受理、办理通道,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实行“5+X”工作日模式。

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可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健全市县审批服务部门与同级监管部门及上下级部门间的工作协调配合机制。

完善政务服务效能监督,全面推行审批服务过程和结果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8

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

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

聚焦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按照国家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的有关要求,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按照审批事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推行在窗口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张贴申请表格模板、优化政务服务标准,并同标准办理.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构建和完善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表)

构建和完善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表),实现网上可查、电话可询,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

制定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同步上网上墙(线上线下同步查询)

制定审批服务运行评价标准,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机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制定审批服务运行评价标准,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考评考核机制

消除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

消除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属于兜底性质的“其他材料”、“有关材料”等,应逐一加以明确,不能明确且不会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

录入一体化平台数据,要求消除模糊字眼,明确审批材料。

29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对规范性文件等设定的各类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尽可能予以取消

对可直接取消的,要作出决定,立即停止执行,同时启动修改或废止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程序。

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

市司法局

邵永鹏

2019年12月


对应当取消但立即取消存在困难的,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最迟在2018年年底前取消。

对个别确需保留的,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提请制定或修改法律、行政法规予以设定。

部门规范性文件等设定的证明事项清理情况,包括已经取消的证明事项目录、拟保留的证明事项目录等。

结合本部门职责,对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本着尽可能取消的原则,逐项提出取消或保留的建议

对可以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政府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合同凭证等办理的,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者替代的,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以及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要提出取消建议;对实践中确需保留的,要列出目录。

对于建议取消和保留的证明事项,要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取消或保留理由、实施基本情况(包括年受理量、索要单位、开具单位)、相关部门意见等。

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部门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证明事项进行梳理,逐项提出取消或保留的建议

对本地区自行设定的证明事项,除地方性法规设定的外,最迟要于2018年年底前取消。

对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也要根据本次清理工作精神,逐一研究,尽可能予以取消。

做好清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对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组织各部门公布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

清单之外,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不得索要证明。

30

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

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

加快推进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出入境证件、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便民服务事项互联互通、在线可查、异地可办。

将代办事项延伸到村,由村集中收件、集中送件,中心集中办件、集中返件。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首席服务官和数字化审图、告知承诺、邮政或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推行预约办理、同城通办、异地代办、跨层联办、智能导办、一对一专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排号等号、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

对量大面广的个人事项可利用银行、邮政等网点实现服务端口前移。

针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留守老人多等农村地区实际,积极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加快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31

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

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

全面清理规范涉及行政审批的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已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证明材料,各地不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

对保留的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要明确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并对外公开。

加快推进中介服务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切断利益关联。放宽中介服务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各类资本进入中介服务行业和领域,破除中介服务垄断。

对导致垄断的行业政策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清理,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各部门设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部门间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一律取消。

严禁限额管理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营造服务高效、公平竞争、监督有力的中介服务市场。

企业自主选择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不得强制指定或变相指定。

依托政务服务网开发建设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

政府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活动,必须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服务费用一律由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

强化中介服务监管,全面开展中介服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退出机制。

进一步完善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

32

加快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领域改革,提升服务质量效率

加快水电气暖、公证等服务领域改革,引入社会竞争,强化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解决办事手续繁、效率低问题,提高服务质量。五年内供电企业办理电力用户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缩三分之二以上、压减到40个工作日以内,办水办气时间大幅压缩,申请费、手续费等收费尽快取消。

在公证服务方面,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公证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接,提高服务效率。

积极推进公证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接

市司法局、

工信局、

住建局

邵永鹏、冯建勋、张成波

2019年12月


在供电服务方面,2019年底前供电企业办理电力用户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减到45个工作日以内,五年内压缩三分之二以上、压减到40个工作日以内,并做好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电力时间口径的衔接工作。

在供电服务方面,2019年底前供电企业办理电力用户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减到45个工作日以内,五年内压缩三分之二以上、压减到40个工作日以内,并做好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电力时间口径的衔接工作。

大幅压缩办水办气时间,尽快取消申请费、手续费等收费。

大幅压缩办水办气时间,尽快取消申请费、手续费等收费。

33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建设好“双创”示范基地,支持众创空间提升品质。推动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创客融通创新,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加强就业和技能服务,完善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措施。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建设好“双创”示范基地,支持众创空间提升品质。推动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创客融通创新,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加强就业和技能服务,完善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措施。

支持“双创”示范基地重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梳理形成创新创业“痛点”、“堵点”清单,逐项提出解决措施,推动形成一批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发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和作用。实施“UedBet体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扩大就业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市发改委、

教育局、

农牧和科技局、

工信局、

人社局

曲作文、张涌生、王宪忠、冯建勋、王澍胜

2019年12月


推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

1、企业入驻,加强与社会创业机构的对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2、使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高校学生进行创业资本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对创业创新型企业的服务,在商事登记、专利申请等方面给予更多便利,积极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其健康发展。

实施“UedBet体育创业培训暨创业服务中心项目”形成集创业场地、创业培训、创业扶持、创业服务”多功能服务能力

汇总公布职业技能培训事项管理和服务清单。

1.制定并及时发布职业技能培训专业目录。 2.完善就业技能培训服务、教学、实训、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办法 ;3.积极推行职业培训服务清单制度,满足城乡劳动力多方面培训需求

34

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若干领域做起,实现在不同地区间联网办理,再逐步扩大范围。

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若干领域做起,实现在不同地区间联网办理,再逐步扩大范围。

2019年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理和顺畅衔接。

2019年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网上办理和顺畅衔接。

市人社局、

市医保局

王澍胜、石才伟

2019年12月


确保每个县区至少有1家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县级行政区全覆盖,加快实现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

加快实现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

35

调动市场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模式发展,让偏远地区和基层群众能够分享优质公共服务。

调动市场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模式发展,让偏远地区和基层群众能够分享优质公共服务。

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2020年底前推动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

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与县级医院及自治区级医院远程会诊关系。

发改委、

教育局、

工信局、

卫健委

曲作文、张涌生、冯建勋、刘国华

2019年12月


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

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

推进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等,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和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探索利用宽带卫星实现边远地区学校互联网接入,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1、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教学校、教学点全部光纤接入互联网,适用校园网建网率100%;
2、充分应用自治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呼伦贝尔市教育云平台资源、“同频互动课堂”提供资源,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3、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
4、推进“呼伦贝尔市学校信息化应用试点”学校信息化应用试点有序开展。

36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评价指标,按照国家、自治区部署,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定呼伦贝尔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认真梳理分析本地区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切实承担优化本地区营商环境的职责,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落实有关政策的具体办法。同时,要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出更多切实管用的改革举措,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按照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部署,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质机制障碍,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度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促进就业创业降低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继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市发改委

曲作文

2019年12月


37

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

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

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对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整合和政务服务事项区域划分,提升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结水平和现场服务能力。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市政务服务局

魏洪春

2019年12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